臨汾新聞網訊 “這個時間清凈,寫作效率高、創作靈感特別強,我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堅持在這會兒創作?!泵刻炝璩克狞c,蘇勝勇都會準時起床,坐在電腦前心無旁騖地寫作,《辛亥遺事》《<弟子規>傳奇》《京都一處》《烽火英雄》《山鄉寧靜:鄉寧縣脫貧攻堅實錄》等一部部佳作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創作出來的,共計800多萬字的作品見證了他老有所為的精彩退休生活。
不久前,由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(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)主辦,省老齡事業發展中心承辦的“有為三晉老年人”典型案例征集活動中,蘇勝勇憑借《老夫喜作黃昏頌》的事跡入選了全省“有為三晉老年人”獲獎案例。
今年73歲的蘇勝勇是浮山縣人,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,1979年從部隊轉業到臨汾市交通運輸局工作。2011年6月退休后,作為一名黨齡50多年的老黨員,他不忘初心、退而不休,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寫作中,用熱情洋溢的文字講述中國故事、家鄉故事,不斷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。
2月28日上午,記者有幸采訪到了這位“有為三晉老年人”。初見蘇勝勇時,他正在電腦屏幕前專注創作長篇紀實文學《堅守在時代進步的最前沿——劉篤敬》,73歲的高齡竟然會用電腦來進行寫作,著實令人吃驚。在他的房間內,只見從辦公桌到茶幾再到書柜,擺滿了一本本書籍,隨手翻看,既有他創作的長篇小說、長篇紀實文學,又有電影文學劇本、系列兒童文學,既有他主編的《臨汾交通運輸》《臨汾工業經濟》等行業刊物,又有《長臨高速公路大事記》《長臨故事》等關注臨汾高速公路建設的作品,作品涉及種類之多、范圍之廣、跨度之大令人驚嘆。
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,我在辦公室工作,臨汾剛剛有了電腦打印機,我發現它們能夠極大地提高寫材料的效率,由此產生了濃厚興趣,就學會了使用電腦打字?!币堰^古稀之年的蘇勝勇,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,回憶起往事來聲音洪亮、思路清晰,優雅的談吐、敏捷的思維,讓人很難將他和70多歲的老人聯想在一起。
蘇勝勇自幼就喜歡寫作,上學時作文一直寫得很好,參加工作后也經常會利用閑暇時間寫一些散文、文藝評論,50歲時創作了第一部長篇小說《從太行到延安》,退休后他依舊牽掛著臨汾的交通運輸事業和臨汾的經濟社會發展,便又積極發揮余熱,拿起了筆桿子為臨汾的發展鼓與呼。2011年他創建了臨汾市交通運輸協會并出任會長,主編了行業連續刊物《臨汾交通運輸》27期,為企業、經營戶與行政部門之間架起了溝通交流的平臺。2012年起,他先后應邀參加了霍永高速公路東段、霍永高速公路西段、臨吉高速公路、長臨高速公路建設,撰寫了大量文字材料,僅新聞報道稿件就有200多篇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他組織參與了霍永高速公路東段企業文化建設,撰寫各類資料30萬余字,為2014年霍永高速公路東段指揮部被評為“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”立下了汗馬功勞。2014年,他擔任臨汾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,主編出版了《臨汾工業經濟》25期,積極為臨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、貢獻力量。
“人退休后一定要有事做,沒事做就會產生惰性,時間一長就會變得無所事事。我喜歡寫作,它可以讓腦子不停地動、思想不停地轉,想得多了、想得深了,就能寫出精彩的故事來?!蓖诵萆铋_始后,蘇勝勇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了出來,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文學創作中。
今年2月,鄉村振興題材電影《山鄉寧靜》在全國農村院線正式上映。電影講述了在鄉寧縣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而開辦的紫砂培訓班中,從上海歸來的高材生王安與自立自強的聾啞單親媽媽葉紅相識,二人共同為重振家鄉紫砂產業而奮斗的故事。該電影正是選取改編自蘇勝勇的長篇紀實文學《山鄉寧靜:鄉寧縣脫貧攻堅實錄》,而他也是該電影的編劇之一。
“真正寫起來就撂不下了,剛開始是兩年寫一部,后來一年寫一部,到現在是一年同時寫兩部!”蘇勝勇自豪地介紹。在13年的退休生活中,他先后創作出版了《京都一處》《<弟子規>傳奇》等10部長篇小說、《太行山最早的春天》《隰州梨人》等8部長篇紀實文學、中篇小說《黃河岸邊的村莊》以及作品集《歷程》等,共計800多萬字,他也一躍成為省內外著名的高產作家之一。
長篇小說《京都一處》是蘇勝勇眾多作品中頗受讀者歡迎的一部,講述了清朝乾隆初年至抗日戰爭勝利的200多年間,北京前門外大街百年老店“都一處”燒麥館的傳奇故事,再現了“乾隆御賜虎頭匾”“義助戊戌六君子”“智斗日本特務渡邊一郎”等精彩故事,展示了山西商人“大仁大義、精誠致信”的經商理念,歌頌了他們堅持民族大義,竭力保護“都一處”品牌的崇高精神。2018年,蘇勝勇攜《京都一處》《<弟子規>傳奇》兩部佳作參加了北京春季文學作品訂貨會,深受廣大讀者喜愛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一部部佳作的問世,也給蘇勝勇帶來了一串串閃耀的榮譽。長篇小說《從太行到延安》《烽火英雄》先后被評為“臨汾市五個一工程獎”;《辛亥遺事》被國家圖書館和金陵圖書館列為“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國讀書活動”推薦書目;長篇紀實文學《太行山最早的春天——安澤縣脫貧攻堅戰役記事》被山西人民出版社以繁體字版本面向全球華人讀者出版;2021年蘇勝勇也被臨汾市“最美退伍軍人”稱號。
這些年,蘇勝勇又被聘為市委黨史研究室“黨史專家”,完成了《中國共產黨臨汾史》“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臨汾市歷史”的撰稿寫作,完成了《臨汾市紅色歷史研究文稿》的編輯工作和部分篇目的撰寫。受聘市委宣傳部擔任臨汾市紅色革命紀念館資料審查專家,參加全市紅色革命紀念館文字資料的審查工作,目前已完成古縣、曲沃、安澤、浮山等縣的紅色革命紀念館文字資料審查工作。與此同時,他還執筆完成了120萬字的《臨汾工業史》,預計年內出版。
年過七旬依舊筆耕不輟的蘇勝勇,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寫作熱情,他表示:“寫作是讓人感到特別快樂的事情,我很享受寫作的過程!到了我這個歲數,經歷多了,也自然而然就把名利看得很淡了?,F在一門心思搞寫作,純粹是源自于內心的熱愛,堅持寫作,不僅能鍛煉活躍腦子,不會得老年癡呆癥,更重要的是,可以利用自己的切身體驗,用文學藝術的形式向社會傳遞正能量。因此,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?!?/p>
記者 王德政
責任編輯: 吉政